非遗阵地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

详细地址:张家界市桑植县空壳树乡陈家坪村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空壳树乡陈家坪村,处于张家界西线旅游九天峰恋景区至张家界武陵源天子山核心景区旅游线路通道上(省道桑慈公路穿境而过),距张桑高速出口10分钟车程,距利福塔高铁站30分钟车程,到武陵源天子山核心景区门票站25分钟车程,距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仅20分钟车程,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项目占地1500余亩,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蕴含深厚的桑植民歌文化底蕴,根植于有着革命情怀的红色热土。为提高精神观感,建设了对歌亭、百年历史长廊、民俗研学楼、桑植民歌露天大舞台等;创建生态停车场、餐饮楼、民宿楼、旅游厕所等基础建设;搭造了人行吊桥、特色稻香花海观赏基地、丛林穿越、高空自行车、少年儿童滑道等游乐设施。

 

微信截图_20220825095452.png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全景图


一、四至范围明确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以下简称“示范点”)面积达1016.41亩,东到龙虎山出口,西达陈家坪出口,北起八斗桥村,南抵虎形村,范围清晰,四周界址明确。

 

二、业态集聚度高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主要分为桑植非遗静态展示区、非遗文化民俗体验区、非遗休闲养生度假区、传统集市自由交易街区以及基础配套等五部分组成,产品丰富,服务设置齐全,并能够通过非遗的展示与乡村振兴结合,很好的促进了文旅消费市场,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已经成为张家界及周边地区年轻人非遗打卡网红地。


(一)五大综合业态分布,建设多功能田园综合体


1、桑植非遗静态展示区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建设有土家酒坊、碾坊、榨油坊、编织坊、染坊等非遗展示馆共500平方米,还原土家原著名生活作坊;设置了非遗文化长廊对非遗知识进行静态展示;非遗文创IP创客空间;大型桑植非遗手绘墙画群像;同时还恢复了贺龙元帅单枪匹马会陈黑红色革命遗址。


微信截图_20220825095638.png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一角

 

微信截图_20220825095649.png

桑植民歌寨非遗展示馆


微信截图_20220825095734.png

桑植非遗展示馆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120.png 

桑植非遗长廊

 

 

百年党史知识长廊

 

 

 

农耕文化主题墙绘壁画

 

2、非遗文化民俗活态体验区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建设有1000平方米的露天大舞台,不定期邀请桑植仗鼓舞、桑植花灯等传承人和桑植民歌爱好者前来进行技能技艺展演交流,定期开展农耕体验、黑公公游神祭祀、土家赶场、长龙宴等活动,结合手工制作技艺表演,让游客沉学好式体验非遗民俗。同时通过高科技灯光手段布景复刻了宋朝土司灯光街市,开设桑植民歌、桑植白茶等主题酒吧、茶馆等,增加夜晚体验项目。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611.png

桑植民歌露天大舞台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627.png

游客在桑植民歌露天大舞台体验民俗活动



3、非遗休闲养生度假区

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了桑植民歌等特色主题民宿,联合汤溪峪村的温泉等自然特色资源建立了养生度假区。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810.png

桑植民歌主题民宿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835.png

桑植民歌寨户外氧吧


4、传统集市自由交易街区

在大湘西地区,赶集也被称为“赶场”,赶场的时间以农历计算,一般定为农历的二、五、八,或是三、六、九。桑植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设置了专门的传统集市让老百姓进行农特产品等进行自由交易,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一日,陈家坪周边百里的乡民及陈家坪本地外出的村民都会来到陈家坪赶集,同时到黑公公庙祭拜民族英雄雷万春,整个场面堪比北方的赶庙会。


5、基础配套齐全。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1800㎡、生态停车场(110个停车位)、土家吊桥、风雨廊桥、入园公路、生态游道、桑植民歌对歌台、沿河风光堤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均按4A景区设置齐全。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912.png

桑植民歌寨土家吊桥


(二)特色体验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生命力。

1、桑植民歌寨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项目内的特色民俗、桑植非遗、农耕文化开展、红色研学体验活动等将乡村旅游从观光体验向浸染互动体验转换。依托桑植民歌等非遗资源,开展的桑植民歌传唱、长龙宴、农耕体验等活动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微信截图_20220825100958.png

农耕文化体验活动


微信截图_20220825101033.png

长龙宴体验活动


微信截图_20220825101112.png

拦门酒

 

微信截图_20220825101153.png

桑植一中学生进行农耕文化体验活动

 

 微信截图_20220825101208.png

游客在桑植民歌露天大舞台进行党建活动

 

微信截图_20220825101215.png

游客在桑植民歌露天大舞台进行露营活动


2、桑植民歌寨通过发展田园综合体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为“艺术建乡”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成为了桑植非遗文化良好的展示空间和传承平台。将原来的基本农业模式转化为“农业+农业文旅”模式,从早期的田园产出不高到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生活价值。桑植非遗等特色文化的注入,让桑植民歌寨从传统乡村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和迭代,突出了发展优势项目,做出了特色,满足人们休闲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需求,让项目的发展拥有了长久生命力。

 

图片21.png

长龙宴上桑植民歌为游客送祝福

 

(三)非遗实践,引领乡村振兴文旅新模式。


桑植民歌寨围绕“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生态优”的建设目标和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保持了原来的田园风光,运用“研学+展演展示+文创+旅游+产业模式”,践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理念,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示范点,让村民成为了非遗的传承者、实践者,成为了促成非遗开发与村落振兴的基础力量,确保了村民参与和受益,让农民享受了发展成果和获得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推进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桑植民歌寨具有代表性意义,为我县更好地发掘、保护、传承、利用非遗,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方向和准绳。


桑植民歌寨发挥了县内非遗街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大力挖掘培育德艺双馨的传统技艺工匠和行业带头人,持续深化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快推动了文化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桑植民歌等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擦亮了桑植民歌的“金字招牌”,引领了乡村振兴文旅的新模式!

 

图片22.png

桑植民歌寨本土演艺团队


图片23.png

特色集市促进了周边农特产品交易


三、公共服务完善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公共服务完善:


住宿和餐饮设施:自有床位200个,露营帐篷800个,餐饮接待规模达1000人以上,与桑植县富兰特鸿年酒店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为非遗传承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内部交通设施:街区内配备的交通工具以绿色清洁能源的小火车为主,设有了标准的生态停车场,进行了大小车分区。设置了全景导览图、指示牌、警示关怀牌等近100块。


环卫设施: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和维护,签订了保洁劳动合同。基地垃圾箱数量充足,厕所干净整洁。

 

图片24.png

乡村旅游厕所

信息化设施:有专门的非遗研学旅游网络服务平台,配备了覆盖全基地的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在主要通道及主要活动场所实行全天候电子监控,影像资料保存时间达30天。同时,基地设有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出品等。

便民设施:配备了轮椅、盲道、雨伞等相关便民设施和设备,为特殊人群研学提供了便利。

 

四、品牌知名度较高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先后被列入湖南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张家界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湖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自营业以来,被吉首大学、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经视、桑植一中和金海学校等列为研学基地,在湖南省非遗传承和研学实践教育方面享有较高地位。

 

图片25.png

湖南卫视乡村旅游节目录制


五、市场秩序规范良好


桑植民歌寨非遗街区示范点成立了民歌寨非遗研学旅游基地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截至目前,市场秩序良好,消费环境诚信守法、文明有序、健康绿色,消费者消费维权便利。自营业之日起区域范围内非遗企业、项目和设施在内容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没有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六、政策环境良好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基础上,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桑植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26项、县级64项,桑植民歌寨“非遗保护+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在桑植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作为张家界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以桑植县红色、生态与非遗三大品牌相结合,构造民歌艺术学校、演艺、文博、研学等为主体,与旅游、农业等融合的新业态,是张家界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基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推进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桑植民歌寨具有代表性意义,为我县更好地发掘、保护、传承、利用非遗,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方向和准绳。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